省委书记徐守盛在省市各级领导陪同下到廖家湾社区视察
近年来,廖家湾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服务项目日益丰富,志愿服务影响日益广泛,志愿者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志愿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在队伍上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在时间上由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转变,在管理上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我们在市文明办、团市委的精心指导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4月起,根据全市“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创建活动的统一安排,严格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台账、有平台、有活动、有成效的“八有”标准,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巩固志愿服务阵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两年多来,社区注册志愿者由500余人发展到3600多人,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开展的“情满客厅”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2万余人次群众参与,承接社会各界爱心捐赠50多万元,帮扶了2400多名社区困难群众,涌现出了“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鲁爷爷会客室”、“七彩书屋”等一批品牌项目,“人人都是义工、处处都有岗位、时时都讲奉献”成为社区群众的共识。社区志愿者工作站2010年8月被市文明办、团市委授予长沙市“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称号,2011年3月获得“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奖”,2011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社区“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2012年2月被长沙市委市政府授予长沙市“雷锋号”示范单位,2012年12月被评为“2012年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孟繁英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鲁遐龄被评为全国“奉献之星”优秀社区志愿者。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孩子们与全国优秀志愿者孟繁英、鲁遐龄等一起度过了快乐暑假
一、“人人都是义工”,健全志愿服务网络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一是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面发动党团员、机关干部、驻地单位、社区群众当志愿者。目前,星巴克、长沙嘉丽购物频道、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大学、湖南网络工程学院等社区外单位,省儿童医院、长沙化工研究所等社区内单位纷纷以集体的名义到站注册登记,并长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涌现了林莲英、任丽春等一批道德模范,形成了以党团员青年志愿者为核心力量,以社区居民为依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网络。二是志愿服务风尚社会化。3600多名来自社区内外的志愿者分布在志愿者工作站的各支小分队中,活跃在社区护绿、治安巡防、扶贫助困、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他们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由最初的“要我参与”变成了“我要参与”,“学雷锋,当志愿者”在社区成为一种时尚。三是志愿服务理念国际化。廖家湾社区外籍人士较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务实开展,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士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比如由省儿童医院外籍教授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到社区进行免费义诊、健康讲座,受益者达10万多人次。最重要的是外籍志愿者与本地志愿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大家逐渐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共同营造了社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
二、“处处都有岗位”,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廖家湾社区属于老旧的开放式社区,安置户、租住户众多,辖区单位较少,刚开始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时,居民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深,热情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细化了志愿者工作站的服务岗位、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坚持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标准,不断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志愿服务实效。一是因人选岗。每个志愿者来我们社区注册时都标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艺、住所地址等信息,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再为志愿者选定岗位、分配任务,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为群众服务。目前,家电维修、农民工子女学业辅导、空巢老人爱心陪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深受社区群众欢迎。每个周末,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社区看望空巢老人、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这些老人和孩子们就象过节一样开心。二是因事定岗。根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我们成立了群众党建服务队、群众法律援助服务队、群众文化服务队、群众就业服务队、群众征拆服务队、群众卫生服务队,面向社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因需设岗。我们紧贴基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及时调整志愿服务岗位,不断丰富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我们携手孟繁英倾心打造“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通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失足青少年,累计组织3万余名青少年参与社区实践,帮助重点青少年3000多人,零距离帮教各地200多名涉毒青少年,其中的大部分人在得到我们帮助后,又注册成为我们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世界急救日,廖家湾社区的洋义工开展急救演练活动
三、“时时都讲奉献”,拓展志愿服务内涵
我们坚持将“利民、惠民”作为贯穿志愿服务始终的根本要求。一是以“便民”为前提,做实志愿服务阵地。我们按照“八个有”(有阵地、有队伍、有机构、有制度、有台账、有平台、有活动、有成效)标准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将社区内年出租收入6万元的一栋两层楼房改成志愿者工作站专用阵地,并安排专职人员,通过电话、手机短讯平台、QQ群、公示栏、登记本等收集和发布服务供求信息,抓好服务对接,反馈服务情况,评价服务质量,构建了志愿服务供需无缝对接的有效平台。二是以“助民”为基础,拓展志愿服务空间。志愿者工作站建好后,我们组织志愿者与困难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长期走访帮扶,仅今年春节期间就为215户困难家庭募集爱心款3万余元。我们还与邵阳文昌小学留守儿童开展共度“六一”结对活动,募集爱心款项3万元,惠及200多名孩子。这些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募集的爱心资金远远超过了原来那栋小楼6万元的出租收入。三是以“乐民”为目的,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近年来,为了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我们在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未成年人教育、交通劝导、卫生保洁、健康服务等基础上,新开展了六大项目,即:“文明畅交通”文明交通岗志愿服务、“雨花润青苗”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大手牵小手”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真情系夕阳”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爱心暖冬日”扶贫帮困志愿服务、 “保护母亲河”家园清洁行动这六项创新服务项目以及 “情满客厅”系列志愿活动,创新成立群众文体协会,邀请具有文娱特长的居民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文化表演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风尚。活动参与志愿者达50000余人次。另外成百上千的志愿者服务社会奉献自己,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大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后,我们将加强学习交流,继续深化创建,让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廖家湾社区的优秀志愿品牌,让雷锋精神扎根群众心中!(廖家湾社区 供稿)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微信沟通
扫描二维码关注
湖南省志愿服务网
微信沟通社群
新手教程
投诉邮箱
投诉受理邮箱
hnswzs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