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国家高端智库多张扬“文化自信”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要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精心组织试点工作,着力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推动我国智库建设实现新的发展。(12月3日新华网报道)

  在越来越注重“借脑”的发展趋势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理论影响力、公共推动力。有鉴于此,张扬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好高端智库,就显得非常紧迫。

  所谓文化自信,是说,高端智库发展,虽然要注重观点新颖、国际化视野、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不要忘了,中国的高端智库,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是为了解决当下存在的中国问题、发展难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和指导思想,一定要立足国情,立足传统文化,进行实事求是的独立性分析,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洞察,发挥积极而务实的智能引领。

  中国特色的智库研究,只有充分关注到了中国现实,关注到了生动而富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有的政治模式、发展模式、传统文化,注重本土性,注重民生性,让研究成果和智力成果,充分接地气,具有鲜明的中国理论风度、民族气派,才更有价值,才能为民所用,为民所爱。这也是智库发展的思想基点:“国家的决策咨询体系主要受制于该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而该国的决策咨询体系又决定着该国智库发展模式”。注重国际化,更注重鲜明的本土性、民族化,释放强劲的文化自信力、价值自信力。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打下厚重根基。

  比如有专家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要注重四个字:“国”,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心系人民,不盲目跟风;“新”,即开拓进取;“智”,善于在技术诉求中进行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考量和谋划;“群”,意味着团队合作,以期“合力”打造出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最出色的“参谋”。这种建立在“咨政”、“启民”、“伐谋”、“孕才”基础上的智库,显然更有操作意义、借鉴意义。

  当下的高端智库发展,仍存有一定的媚外心态, 民族自信力不够足,比如动辄跌入西方智库的“独立性崇拜”、“市场化崇拜”中,认为“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都不是智库”。或者在所谓的国际智库排行榜面前患得患失、妄自菲薄。或者总是发表一些和社会和谐、国家需要,背道而驰的怪异性观点,甚至是情绪性观点。比如对美国的“旋转门模式”的崇拜,认为“智库人员和政府官员轻松完成身份转换”的模式,才是最佳研究模式,却忽略了中美两个国家政体有别、官员选拔机制有别。缺乏民族自信力、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所谓的高端智能,恐怕也难有开拓性的成果。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智库研究专家朱旭峰所言,“我们近年来一直在吸收国外发展智库的优势……但是,很多东西又是没法学的。智库作为一个政治制度的副产品,没有哪个国家的智库是可以套用和他国一样的模式。”影响了学术发展,也容易带来价值紊乱和浮躁。

  中国业已取得的辉煌的经济成果、“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等等,已足以撑起我们广阔的发展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智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忘掉了最起码的制度自信、价值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而是应该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充分挖掘“中国特色”这个丰厚的理论内涵,让中国智库释放出更为强劲的影响力、智力动力,“以更大历史担当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金明)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