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益阳市*******服务队

志愿编号: ZZ*****60

  • *

    团队人数

  • 1*

    团队活动

  • *

    团队排名

管理员:

姚*

团队编号:

ZZ*****60

成立时间:

20*****-1

团队成员:

* 人

服务对象:

弱势群体帮助  问题少年帮教  精神病康复者  弱智人士  肢体伤残人士  其弱能人士  单亲家庭  市民大众  留守儿童  孤寡老人  禁毒防艾宣传  法律咨询、援助  环保清洁活动  网络宣传  义务家教  扶贫助学  关爱老人  治安防范  矛盾调解  安置帮教  其他 

团队网址:

https://www.hnvs.cn/27625

保险保障:

点击查看

总部地图:

扫描二维码加入志愿者团队

    南岳宫社区位于益阳古城东部,地处老城区,2002年7月由东门口、南门口、北门巷三个居委会组合而成。常住户2012户,总人口7468人,是个典型的三多两少社区,即:下岗职工多,特困居民多,老弱病残多,就业人员少,居民生活来源少。 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始,本着“志愿服务、奉献至上、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服务宗旨,至今开展已有二十年了。现在已有863位注册志愿者,有平安巡逻志愿队、卫生监督志愿队、文明劝导志愿队、文艺宣传志愿队、绿色环保志愿队、老科协老服务队伍。针对社区三多两少的社情,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开办创业培训班,向辖区内自办企业输送优秀学员,改善下岗人员多,经济来源少的问题;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老人实行托养,进行全方位服务,衣食住行,面面俱到;依托“四点半”学校进行托管服务,帮助留守孩子补习功课,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开展“保卫母亲河”环保活动,到资江河边拾捡纸巾、果皮、食品袋等各种垃圾,宣传节水、护水、爱水的理念。 八支队伍腾腾起,奉献精神滚滚来,被广大的居民群众誉为一支甘于奉献社区的雷锋团队。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陆续获得了“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省社区志愿队先进单位”、“十佳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就业是稳定之母,就业是民生之源,社区志愿者根据本社区下岗人员多的情况,与辖区内各用人单位联系,广泛收集辖区内的用工信息,设立服务窗口,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推荐培训等一系列志愿服务,举办月嫂、护嫂家政服务培训,针对性地开展编嫂毛线编织,发嫂理发美容的培训。通过两年月嫂、护嫂家政服务培训后,30名学员中有18位学有所成,在深圳、广州、上海、浙江及本省各市从事家政服务,收入可观。残疾人编嫂徐凤娇通过培训后自主创业,生意红火,收入较高,还解决了6名特困妇女的就业。 针对社区“4050”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社区志愿者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鼓励他参与社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安置部分人员在辖区华天电子元件厂上班,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因人制宜把部分人员安置为巡逻员、垃圾清运员、创卫清扫员、居家养老服务等就业岗位,不仅解决了下岗无生活来源家庭的燃眉之急,也重燃了他们生活的信心,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了无生活来源的燃眉之急之后,职工子女无人看管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大家的“老大难”。社区中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孩子放学后家长还没有下班,存在一个管理“真空”,再加上平时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也不能及时接送他们回家。针对这一情况,志愿者创办“四点半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托管志愿服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休息、娱乐的安全活动场所,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社区内28位居民的孩子每天下午4点半钟放学以后可以来到托管中心,由志愿者免费功课辅导,孩子们和同学一起完成作业一起游戏,等到父母下班后再到托管中心接回家。这28位青少年中,有8人因为经常偷着进网吧,学习成绩下降厉害,家长十分头痛、老师为此焦头烂额。后来家长得知了四点半学校的志愿服务,家长们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将孩子送到托管中心。这8个孩子来到托管中心后,在志愿者的耐心辅导下考试成绩迅速上升,网瘾也小了许多。四点半学校一时间声名鹊起,口口相传,吸引了无数的志愿者加入,还有许多社区居民竞相咨询加入志愿者队伍。社区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扩充服务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决心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添砖加瓦。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8名特困家庭的青少年得以重返课堂,解决了刘雨微、尹小芳两个孤儿免费读书的问题,为12名新进大学的贫困学子申请助学金,免费为160名社区未成年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一系列扶贫帮困和青少年维权服务,既维护了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也确保了社区一方的平安、和谐与稳定。 针对成年子女工作繁忙,社区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较多的情况,针对性创办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置医务室、图书室、寄居室、健身室、棋牌活动室、食堂,同时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空巢老人刘长华,今年87岁了。一天凌晨突发急症,志愿者背着他送到医院急救、轮班护理、喂饭喂汤、洗澡洗衣、剪发剪指甲,关怀备至。出院时志愿者送他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路上,居民们笑着对他说,刘嗲你年轻了10岁。刘嗲笑不拢口地说“感谢雷锋号志愿服务者又帮我捡回了一条命啊,我赶上了好时代,这么优越的待遇,志愿者就是我的亲人,我想活到一百岁呀!”6年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服务老人468人,践行了“老年人有求我们必应”的承诺,真正使社区老年人感受到了老有所依的温暖。 每一位志愿者用自己初心不改的坚守,为社区的坚守添砖加瓦,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传达着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用志愿服务的正能量来感染和影响其他居民。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社区志愿者王凤的故事。在王凤12岁那年,骨结核疾病导致她右腿残疾,走路一直不太方便。但是生命中的风雨并没有将她击倒、把她变成自怨自艾的弱者,反而把她淬炼得更加强大更加积极。自2007年注册成为南岳宫社区志愿者后,关爱空巢老人、义卖救助白血病患儿、服务弱势群团、帮助困难群众已经成了王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凤感慨道,“我本身就是残疾人,是大家认知中的弱势群体,但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尤其是他们向我表达出感激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强大,认为自己还可以做更多。”由于义工服务的需要,王凤参加理发培训班,自费购置理发工具,为有需求的弱势群体免费理发。在今年国庆节期间,王凤知道得知福利院的老人们有一个多月都没理发了,用两个上午的时间为40位老人义务理发,本身腿部就有残疾的她站到最后腿都没有了知觉,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为老人理发。她在社区残疾人康复室进行锻炼的同时,利用自己多年的康复训练的经验帮助指导其他残疾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是她能帮忙的,她都义不容辞。在王凤的带动下,她的家人现在也都成为了社区的志愿者,尽己之力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了她家传承的家风。志愿服务就是累并快乐着,只有参与志愿服务,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有多强大,既能为他人解决困难,也能感召周围的人们。 像这样的例子,在南岳宫社区还有很多很多。患有肾结石并伴有严重的肾积水的志愿者曹瑞兰、身残志坚摆摊自立的王文瑶、70高龄依然热心公益的王红梅……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自己的儿女、邻居参与到义工活动中来,有效推动了社区义工服务的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区人际和谐发展。一年又一年,社区志愿者们默默服务于社区,滋润、温暖着人心,为构建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奉献着自己的能量。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这是南岳宫社区志愿服务者们笃信的人生信条。在南岳宫社区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志愿者都散发着用自己的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营造出助学助困助老助残、亲老爱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的风气,造就了“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志愿服务氛围,为社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风气,筑起了居民之间和谐相处的桥梁。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且不会有终点。我们只有不断奉献着,感受着,获得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