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吴*芳
  • 编号: DFC********5-X
  • 所在地:湘潭市
  • 其他职业
  • 风采数量:23
热门标签
推荐风采

爱心从湘************8名孩子

爱心从湘潭高新区出发,驰援湘西28名孩子
 

□ 成立于2013年的“湘西爱心群”情系两河乡,此行捐款近7万元
□ 今年9月,他们还将为孩子们送去校服和心理辅导课
    7月25日至27日,对于从湘潭启程前往湘西的40余户家庭来说,注定是一趟难忘之旅。7小时的旅程,500余公里的驰骋,见证着一颗颗跳动的爱心,如何点亮湘西贫困学子的双眸。
    “爱心无界,但愿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帮扶湘西学子的阵营。”8月3日,作为湘西助学行的组织者,高新区双马街道党政办副主任黄杰为我们讲述了这趟爱心之旅。
学校七成孩子是贫困生
    7月25日,高新区双马街道马家河。“湘西爱心群”的23台车,97人,浩浩荡荡地向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两河乡进发。后尾厢里满载食品,以及价值1万余元的学习用品,这都是要送给两河乡中心学校孩子们的礼物。
    据“湘西爱心群”的调查,两河乡中心学校,有952个孩子,其中70%属于贫困生。学校的校舍,由中国福利基金会等援建。孩子们的生活费用,则较难解决。
    初二的龙伶敏,则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爸爸去世,妈妈出走,她和两个弟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5口人的生活,全靠两三百元的低保,玉米就是他们的主食。另外,爷爷奶奶还会种一些菜,换一点点零碎钱。上学归来,龙伶敏会帮助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做饭,忙得团团转。即便这样,她的学习成绩也保持着年级第一名的水准。
    大家都想问一句,境遇如此困顿,她为何还要如此发奋?“想读书,知识改变命运。”龙伶敏只回复了简单的一句话。
     这样一个有理想有韧劲的女孩,从2013年起,便获得了“湘西爱心群”的一对一帮扶。
志愿者送上7万元爱心款
    26日,在两河乡中心学校,“湘西爱心群”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将带去的食品、学习用品分发出去。另外,现场募捐了24500余元,用于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们此行的另一个重要流程,是走访困难家庭。97人分成7个组,走访了28个孩子的家。由于是山区,道路崎岖,有汽车开不进的地方,他们只能徒步。
    以黄杰这组为例,走访了4个孩子。其中有不少孤儿缺少关爱,家庭贫困。
    “之前在湘潭走访过的孤苦家庭,再不济也有一间土筑屋。而他们多是家徒四壁,四处漏风,漏洞大到能钻进一个人。有的家庭甚至在一间房里人畜混居。有的孩子,夏天还穿着毛衣,实在是穷到没有衣服穿。”这就是爱心志愿者看到的场景。
    然而,即便再穷,孩子们也有着对读书的渴望。此情此景,让志愿者们再次慷慨解囊。据统计,此次两河乡之行,“湘西爱心群”总共捐款数额近7万元。
    孩子们也懂得感恩。黄杰说,去年的两河乡之行,有一个由向阳农场书记一对一帮扶的高二女孩,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由于道路被大雨冲毁,我们没能去女孩家中。她得知我们来,从家里拎起一壶自产茶油,跑了几公里追到学校。那时,我们已经返程,到了花垣县与贵州交界处。乡党委书记得知情况后,载着她驱车10来公里,将茶油交到我们手中。”
将爱心帮扶延续下去
    “湘西爱心群”的义举,已经持续了3年。从个人行为,发展成小有规模的团队,甚至跨越了地域的界限。
    以此次两河乡爱心之旅为例,最远的一位爱心人士来自北京。他千里迢迢从北京开车到湘潭,与群友汇合后,又一路驰往湘西。几千公里的行程,只为完成一趟心灵的洗礼;新造村的村主任陈明,櫈桥村的村支书苏伟军、村主任刘兆平等人,连续几年赶往湘西参加活动;向阳农场的书记严国强,一对一援助了3个孩子……黄杰一口气为我们数了一串例子,他们没有任何人要求回报。
    其中不少爱心家庭,带着自家孩子一同前往,无异于上演一场现实版的“变形记”。都是同龄人,迥异的环境与遭遇,叩击着他们的心灵。
    接下来的9月,“湘西爱心群”还将再去一趟两河乡中心学校,目的有两个。其一,为孩子们捐赠1000套校服;其二,邀请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为孩子们上几堂课,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封闭等不良情绪。
    “一对一的帮扶活动,我们也会长期开展下去。”这是黄杰及“湘西爱心群”的共同愿望!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