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传统教育重在"行不言之教"

    

 谈到传统文化教育,想到了“行不言之教”这句话。“做”、“行”,是比说教和强调,更能打动人心、更有效、更持久的教育方式。为了让传统文化造福后人,不妨在这方面多一些尝试。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需要讲解、记忆,更要把文化精华,具体而微的融合到言行举止当中,用我们的“身体”和“行动”,去记录和传播传统文化精华,用庄严的敬畏感,顶礼膜拜传统文化、道德精华。

  比如对于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每到这些重大节日,家庭成员、社会氛围、舆论宣传、学校教育,都在努力把传统节日中的好做法,广为传播,积极践行。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比如在春节,我们不但要贴春联,还要写春联,“写”出我们的年味;不但要包饺子,还要给亲戚朋友送饺子,“送”出我们的温情;不但要给父母压岁钱,还要对他们的生养之恩磕头膜拜,“拜”出我们的敬畏。过完节日以后,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打麻将、看电视,而是不远数十里,给亲戚们去拜年。把春节当作一个敬畏先人、注重团圆、真诚沟通、畅所欲言的精神平台。春节成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活色生香的重要内容,这就是一种形象有效、震撼人心的传统教育吗?

  传统文化中,多有浓厚的道德内涵,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文学经典,更是道德精华,我们内化于心之后,也将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外化于行,练就自己的君子做派,提升道德水平、幸福感。这种“无声的行动”就等于将传统经典、传统道德精华,播撒到了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得到道德成长。比如那些在家庭中履行孝道的父母,他们的子女也有这种精神追随。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把它们放到博物馆里,而是现实生活中得到活灵活现的“展示”、“把玩”,当做涵养身心的悠然节奏,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节的挑灯笼、扎灯笼等,孩子们也能记得非常深刻。

  “行不言之教”的好处还在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已进行了生动的实践,也就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创造和改进,古为今用,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得到现代化的成长,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有了这种良好的熏染,有了鲜活的榜样效应,有了可触可摸的行动步骤,就算是周围的西方价值观、消费主义倾向,比较汹涌,我们也能够轻松淡定、独立自信,不为所动,依旧主动、积极的将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传统美德,当作亲密伙伴、精神的知音。充分张扬传统文化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成为自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

  我们在做,孩子在看;我们在践行,孩子在观察;我们祭祀祖先、诵读家规、温习祖训,孩子在模仿中更能牢记祖训,践行美德。久之,传统文化就能够成为“文化DNA”。我们不用刻意要求孩子“努力传承传统文化,”他们已经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当作了价值信仰、文化的根基。——“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效果,比专家的命令式的强调和枯燥讲座,更有效。此举还能避免枯燥形式化的满堂灌。值得尝试。

  因此,请让每一位成人、公共机构、社会个体,在"不言之教"方面,多一些自信而坚韧的践行、承担。用实际行动,将传统文化“写”到当下的社会细节中,对传统文化,做出最有效、有力的担当和传承。(雷振岳)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