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益阳周美云“另类”扶贫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每次用工,总是挑老弱病残的人,明明做事效率低,却给他们开同样的工资。在很多人眼里,周美云“傻”到家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周美云套用一句电影台词,解释自己的执念,“给弱者的机会,也许是他们一家唯一的希望,我能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们,为什么不把机会给他们。”在益阳沅江市黄茅洲镇红旗村,就是这样一位女强人,身残志坚,只手为贫困户撑起一片蓝天,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政策,组织本村贫困户从事建筑务工,开始了她的“另类”扶贫。“如果不是事先约好,我早就去工地上了。”初见周美云,她坐在地坪里娴熟地给几根钢杆刷漆,脸上坚毅的表情告诉记者,她就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一番寒暄之后,就走进了周美云的故事里。

不向命运低头的周美云。图片来源:益阳文明网

  18岁,正是豆蔻年华,高中毕业的周美云在镇上麻纺厂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一场意外发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她在车间被机器轧了,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根手指全部压没了,正是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年龄,却成了残疾人,这场事故让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整日以泪洗面,浑浑噩噩地过了近半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逢张海迪的事迹走进千家万户,受到启迪的周美云,擦掉眼泪,决定好好活下去,从此她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慢慢能从事各种劳动了,插田打麻样样行。22岁那年,她嫁到黄茅洲镇红旗村,她和丈夫白手起家,3年后就建起一栋楼房。婚后,她坚持在麻纺厂当会计,但厂子终究只坚持了几年,就关闭了,她只得另谋出路。彼时,她丈夫在外承包水利、田土、农开项目等,也算小有成就。其实她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拼,但她却一口气承包了300多亩抛荒稻田,成了当地的种粮大户:“稻田就像人一样,我不忍心看它被抛弃。”

  周美云告诉记者,结婚以后,公公和婆婆一直跟她住。婆婆上了年纪,犯了痴呆,2017年又中风失去行走能力。医生告诉她,婆婆只能坐轮椅了。周美云却不肯放弃,她从网上、书上学习按摩方法,用自己残疾的手,为婆婆坚持按摩了3个月,婆婆竟然能站起来了,还能四处串门。

  丈夫工地上需要用工,周美云的稻田种植需要请人,每年夫妻俩发放的农民工工资都在100万元以上。多年来,周美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只要需要人手,她都尽量在本村招工,最大限度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群红村有个叫王习毛的农户,自己不是特别活泛的人,妻子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家里生活特别困难。周美云想帮帮他,好心人劝她:“拿同样的工资,他做事可没有别人能干,他有点不灵活你又不是不知道,没有人愿意用他呢。”但周美云毕竟是经历过痛苦的人,在自己手不方便的时候,没少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她没有因为别人的劝告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只要她家有需要,她就优先带王习毛出去务工。8年来,王习毛家里所有开销,全靠跟着周美云打工赚取。她从来不嫌弃他干活比别人少,就算王习毛做事都需要手把手地教,费力费神,也从没少过他一分钱工资。在她的帮助下,王习毛的家境一年年好了起来,他用周美云发的工资改造了危房,没有要政府支持一分钱,儿子高中毕业后,也在外面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王习毛逢人就说,这一辈子幸亏有周美云夫妇的帮助,要不家早就散了。王习毛彻底脱贫,让周美云信心百倍。自此,帮更多村民脱贫,成为她最惦记的事情。

  8组村民董伏生只有一个女儿,妻子因病不能下地干活,一家三口全靠他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家境十分贫困,他想外出打工,无奈年龄已到60多岁了,在外四处碰壁。周美云知道情况后,主动带他在自家的工地上务工,工资开得跟年轻人一样高。

  王定波小时候身患疾病留下了后遗症,是享受党和政府补助的低保贫困户,父母年迈,自己离异,还带着一个读初中的儿子。于是他找到周美云,希望到她工地上做事,周美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不时帮他打理家里田里的事。王定波有了经济来源,对生活也有了信心。“只要让家里的孩子有希望,这个家就有希望。”周美云表示,凡是家里有孩子读书有困难,想做事赚钱的,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给一个人几千块钱,只能解燃眉之急,只有给他们赚钱的机会,让他们有生活来源,才能彻底脱贫。”(益阳日报 谢辉 通讯员 龚婷)


转发
1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