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浏阳:草木皆冰 电力工人24小时守护万家灯火

    

 

1月7日上午11时30分,实时气温0℃,风速5米/秒,供电公司值班人员正在监测输电线路结冰情况。摄影 彭红霞 

  洗澡时浴霸火力全开、烤火炉火力全开、地暖火力全开……近期低温来袭,不少人调侃“命都是取暖设备给的”。

  当你享受温暖时,在远离城区的蕉溪岭深山里,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的输电运检班组24小时坚守在西北风的风口,蹲在四面来风的防冻融冰监视哨里,随时监测线路覆冰情况,守护着半个浏阳城的万家灯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便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诠释。

  探访 

  监视哨建立34年,无门窗无水电 

  1月7日上午11时30分,蕉溪岭上的106国道烟雨迷离,路上车行缓慢。在山顶位置,采访车左转离开油砂路,拐进一条泥泞的道路。随着车子深入,路旁没有人烟,雾也更浓,能见度仅十余米,被冰棱压倒的树枝刮在车上咔咔作响。

  曲曲折折绕了几公里后,来到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蕉溪岭防冻融冰监视哨,导航软件显示这里距离城区15公里,位置在浏洪高速菖蒲岭2号隧道上方。

  说是监视哨,其实更像是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值班人员歇脚避雨的地方。110KV集关生线输电线路于1984年架设后,监视哨随之建立,并一直沿用至今:简陋的两间屋子,不通水电,只有几条凳子、一张桌子、一个烧水壶。

  唯一能看出这座房子用途的是门头已经褪色的“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蕉溪岭防冻融冰监视哨”的牌子,“防大冻抗大灾有备无患”几个醒目大字和屋内墙上张贴的“冰情监视哨汇报制度”。

  “怎么连门窗都没有?”记者疑惑道。输电运检班班长王俊笑着解释,山上平均温度比山下低两三度,值班人员只能在监视哨内烧炭火取暖。为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监视哨没装门窗。

  日常 

  山上低温草木皆冰24小时监测不间断 

 

寒风中,监测哨值班人员带着设备来到室外进行监测。摄影 彭红霞 

  中午12时,王俊和另外两位值班人员谭巍、唐景程带着监测设备来到室外,朝监测点方向走去。

  由于山上温度低,草木皆“冰”,地上枯草沾染的水分都被冻成冰渣,踩上去嘎吱嘎吱响,寒风发出呜呜的嘶吼声,迎风开口讲话都难。

  “温度零摄氏度”“风向西北,风速5米/秒”“湿度99%……”谭巍逐一报出监测数据,唐景程在观测记录本记下实时数据。

  除了现场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他们还要监测天气情况(雨、雪、雾等),铁塔、绝缘子、导线覆冰的厚度、形状和性质以及覆冰发展趋势。

  监测点的两根柱子间拉着一条3米长、跟110KV输电线路一样粗细的线缆,这是模拟实际线路覆冰情况的实验装置。立柱、线缆都包裹着冰棱,沿着风向尖利分布。

  “我们这里1月3日开始出现冰冻,今天已经是第5天。”王俊翻开覆冰观测记录说,自出现覆冰以来,输电运检班就24小时进驻监视哨,12小时轮换。

  室外监测不到10分钟,记者已觉得全身冰冷。而这样的监测,值班人员要每隔4小时监测一次,如果覆冰严重,则每2小时监测一次,昼夜都是如此。

  □新闻延伸 

  这条线关系到半个浏阳城的供电 

  为什么这段线路会覆冰?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置监视哨?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10KV集关生线输电线路长达32公里,从蕉溪岭上翻越。监视哨所在的30号铁塔位于整个蕉溪岭的一个大风口,风道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恰好是西北风长驱直入的大通道,风速最强时超过30米/秒,是个气候变化大的微地形。

  由于风力大、温度低,一旦雨雪天湿度大,就容易出现覆冰情况。因此,这一段也是全浏阳700多公里输电大动脉中最容易结冰的地方。

  同时,110KV集关生线输电线路承担着浏阳半个城区正常供电,地位极其重要。

  □特写 

  监测人员最长已经坚守29年 

  中午12时的监测、登记、汇报工作结束后,值班人员开始准备午饭。

  唐景程拿起一个大塑料桶往开水壶里倒了一些水,再将水壶挂在炭火上烧开。等水烧开的时间里,记者和他们聊了起来。

  “在座的有多少人经历过2008年冰灾?”记者抛出话题。“哈哈,都经历过。”王俊笑着说。他参加电力工作33年,在蕉溪岭防冻融冰监测哨守了29年,是16人组成的班组里资深的监测人员。

  根据历史记录,覆冰90%发生在年底,29年间,王俊几乎都在山上过年,很少回家团圆,“2008年,一座塔的冰块敲下来,在地上堆了半米高。”

  水开后,值班人员各自打开一桶方便面。谭巍拿来一个锅,舀了一些已经冻结凝固的汤,又拿来一些叶子菜,准备烫个火锅。

  “在山上做饭不方便,我们吃饭以方便面为主。”谭巍说,2008年冰灾期间,由于车不能上山,饮用水耗尽后,监测人员只能取雪烧开当水喝。

  没有门窗的监视哨、吃方便面、喝雪水,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是条件所限。

  由于整个山谷里只有这一个监视哨,附近没有村民居住,道路硬化、自来水安装成本都非常高、性价比极低,电力架线成本也非常高。自1984年建哨以来都没有通电,工作人员冬季只能烧炭取暖。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班组保证了24小时全时段监测。饿了,在炭火上挂壶烧水泡面;困了,坐在凳子上打个盹。一旦铁塔结冰,还得扛起工具爬塔敲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么多年、这么恶劣的条件,苦不苦?累不累?“2008年都扛过去了,还有什么扛不了?”51岁的“老电力”王俊说。(稿源:浏阳日报 记者罗时茂)


转发
1

最新评论

钱炳丞     2018-01-24 07:16


李惠芳     2018-01-21 18:06

感谢王俊等电力师傅的默默奉献!


卢贞兰     2018-01-18 21:56


戴艳荣     2018-01-18 17:53


唐春荣     2018-01-18 15:21


返回顶部